2025年7月21日,南宁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团队依托自治区级全国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项目集训基地,正式启动2025“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赛前培训。来自全国职业院校的32名师生代表参与为期6天的“第六届工业机器人装调维修技术”专项培训。

培训班开班现场(黄宇婧供图)
赛教融合:打造产线实战型人才
开幕式上,智能制造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永宁强调,学院通过“双元制”育人模式(校企双基地、双导师)深化产教融合,与天津博诺等企业共建“工业机器人故障诊断实训基地”,将PLC编程、机器视觉质检等大赛技术标准转化为教学模块。全国技术能手黄宇婧作为基地领办人指出,此次培训首次面向全国开放,旨在通过“人传人”机制辐射先进技术,助力破解智能制造领域“卡脖子”难题。
技术赋能:直击工业4.0核心需求
本次培训聚焦工业机器人系统调试与智能运维,呼应大赛新增的“工业互联网智能部署与数字运维”赛项要求。参训学员将系统学习机械结构装配、控制系统调试等实操内容,为11月在上海举办的正赛储备实战能力。
国际视野:编织智能制造全球网络
作为金砖国家技能大赛的重要组成,该活动彰显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王永宁院长呼吁选手“以技会友”,将AI算法调试、多机协同等经验反哺产业与教学。学院近年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全国仪器仪表制造职业技能竞赛、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等重要赛事中屡获佳绩。此次培训将进一步强化“工匠精神”传承,为“一带一路”建设输送高技能人才。

学员认真学习(黄宇婧供图)
供稿:智能制造学院李珍珍
一审一校:智能制造学院苏吉
二审二校:智能制造学院柳青
三审三校:智能制造学院张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