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智能工程学院简介


智能工程学院(前身为智能制造学院,2025年7月更名)是我校成立最早、综合实力最强的二级学院之一,2025年申报新一轮国家级双高专业群,坚持“工学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理念,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技能培养为核心”,通过专业群建设、产教融合、区域服务,与制造强国、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形成深度联动,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和战略落地的“转换器”,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摇篮。

先进制造技术实践基地

殊荣傍体,筑梦智造强国。学院学生党支部为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教工党支部为首批新时代广西高校党建“双创”样板党支部,学院是自治区级“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首批校级党建工作标杆学院。荣获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首批国家级重点示范专业1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国家题库2项;荣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4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广西青创空间建设集体2个;有首批南宁市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南宁市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南宁市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个,鼎立卓著育才根基。

匠师云集,培育成长成才。学院教师队伍由“院内专职教师+企业外聘专家”组成,师资雄厚。现有专职教师73人,拥有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双师型”教师达80%,其中教授以上职称5人,副教授及相当以上职称30人,博士5人,校外兼职教师30余人。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1人,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人,全国技能大赛银牌获得者2人(获全国技术能手资格),广西优秀共产党员1人,广西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1人,广西教学名师1人,广西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广西技术能手12人,南宁市优秀共产党员1人,南宁工匠3人,南宁市首席技师3人。匠心铸教,培育学子成长成才,学生获得各类国家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20余项,优秀毕业生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全国青年岗位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学院教师荣获全国技能大赛银牌(获全国技术能手资格,为广西目前最好成绩)

匠器宏备,实训条件一流。学院实践基地保持国内外一流,建筑总面积超1.4万平米,设备资产超1.3亿元,配备有ABB机器人、西门子数字化工厂、数字孪生仿真基地、德玛吉五轴加工中心、瑞士GE电火花等先进的平台载体、获评教育部和财政部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实训基地、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认定为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实训基地、表面贴装技术(SMT)自治区级示范性实训基地、自治区第二批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现代制造技术实训中心

产教融合,育人成效显著。学院牵头建设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项目——南宁市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牵头建设自治区级“现场工程师学院”2个、中国—越南电子信息现代工匠学院1个,与企业共建广西区级教师企业工作站1个。与多家区内外知名企业实行“订单式”“学徒制”培养,做到“四个对接”,实现“产学研创服”五位一体。人才培养质量名列前茅,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形成“双元双师四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率均稳定在95%以上,优秀毕业生代表韦礼光、樊自成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邓政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

优秀毕业生韦礼光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池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