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第六届工业机器人装调维修技术赛项决赛在上海圆满落幕,由我校教师党员与学生组成的参赛团队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默契的协作配合,成功斩获三等奖3项(职工组1项,学生组2项),优秀奖3项(职工组1项,国际组2项)。此次参赛团队由我校中国籍师生和外国籍学生携手出征,成为赛事中一道彰显国际交流与实践育人成效的亮丽风景线。
党建引领,筑牢参赛育人根基
本次参赛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教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跨学院、跨支部、跨专业的教师党员们主动牵头组建备赛攻坚小组,将党性教育、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技术指导全过程,既传授工业机器人编程、调试等核心技能,又传递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备赛期间,智能工程学院和国际学院的教师党员带头加班加点,与学生同吃同住同训练,针对赛事难点精准突破,以“党建+技能训练”模式为参赛团队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让学生在备赛中实现思想觉悟与专业能力的双重提升。

团队合影(智能工程学院翚婷婷/摄)
国际携手,搭建文明交流桥梁
中外学子携手参赛成为赛事一大亮点。团队中既有中国学子,也有来自越南和老挝的外国籍学生,他们打破语言与文化壁垒,在近一个月的备赛中相互学习、并肩攻坚。中国学生分享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外国籍学生带来多元思维视角,双方在技术研讨中碰撞火花,在协作实践中加深友谊,生动诠释了“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搭建起跨越国界的文明交流桥梁。

学生选手在赛前进行技术研讨(左一为老挝籍学生蒙萌,左二为越南籍学生何氏青怀)(智能工程学院翚婷婷/摄)
实践育人,锤炼复合型人才
备赛过程中,智能工程学院和国际学院携手合作,共同探索实践育人新模式。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实践育人理念,将学科竞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实战练兵。参赛学子在国际赛场直面竞争,斩获佳绩,不仅检验了专业知识,锤炼了抗压能力与创新思维,更在跨文化协作中提升了国际视野与沟通能力,为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积累了宝贵经验。

师生团队获奖证书(智能工程学院翚婷婷/摄)
参加此次竞赛获奖,是对我校党建引领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肯定,也是国际交流与实践育人成效的生动彰显。未来,我校将持续以党建为引领,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丰富实践育人载体,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培养与技术交流贡献力量,培育更多兼具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供稿:智能工程学院 翚婷婷
一审一校:智能工程学院 覃启路
国际学院 陈昭通
二审二校:智能工程学院 阮 玲
三审三校:智能工程学院 黄小钊
编辑:智能工程学院 覃启路